為迎接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新賽季,3月7日下午3點30分,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明珠講壇第93講在傳媒樓N205智慧教室舉行。本次講座特邀國家級創新創業導師陳新雲、鄒先柏擔任主講與答疑嘉賓,以《新文科項目選題與備賽要點》為題,為學院師生帶來了一場内容豐富、實用性強的備賽指導。講座由學院副院長張新剛主持,院黨委副書記姚保衛、副院長孫喜傑、院長助理丁敏玲及60餘名參賽學生與指導教師共同參與。


講座核心:破解備賽四大關鍵命題
陳新雲圍繞“項目來源—獲獎标準—團隊組建—材料撰寫”主線,系統梳理了大賽備賽要點。
選題邏輯:從社會需求到學科交叉。強調項目需立足社會痛點(如老齡化、綠色經濟等新興議題),結合新文科特點,探索“傳媒+技術”“文化+科技”等跨學科融合方向。
獲獎突破:對标評審标準與創新性。提出“可行性、社會價值、商業模式”三位一體的評價框架,建議學生通過案例庫分析(如參考往屆獲獎項目)提煉差異化優勢。
團隊構建:多元能力互補與長期協作。借鑒企業團隊管理經驗,倡導“技術+傳媒+商業”複合型人才配置,并建議通過校内實驗室、創業社團等渠道招募成員。
材料打磨:故事化表達與數據支撐。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學院“誦經典·言家國”案例為引,演示如何将專業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項目計劃書。

互動與展望:師生共話實戰困惑
在交流環節中,陳新雲、鄒先柏針對師生提出的選題可行性、跨學科團隊協作等問題分别進行了耐心解答,并鼓勵學生“從社會痛點中尋找創新靈感”。副院長張新剛總結時表示,學院将持續整合企業導師、校友資源及實驗室平台,為參賽團隊提供全周期支持。
講座後周萍萍老師說:“陳新雲老師的講解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為備賽提供了清晰的方向與實用的方法”。參賽學生孫吉輝表示:“這次講座讓我對大賽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對我們的項目充滿信心。”
本次講座通過理論剖析與案例結合,為師生厘清了備賽路徑,也為學院深化“以賽促創”育人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未來,學院将依托明珠講壇等品牌活動,進一步鍊接行業資源,助力學子在創新實踐中彰顯傳媒力量。
專家背景:跨界經驗賦能創新教育
陳新雲是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資深專家,擁有多重身份。國家高級創業指導教師、國家能源高級審計師、青桐工場聯合創始人,曾任EPSON(中國)公司PR事業部總經理,并具備10年企業管理與6年創業實戰經驗。作為多所高校特聘導師,他結合企業運營、投融資與教育研究經驗,為本次講座注入了豐富的實踐視角。
文、圖:周東霖 編輯:張新剛、張旭 審核: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