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媒與影視學院簡介
傳媒與影視學院現有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編導(藝術類)和播音與主持藝術(藝術類)三個本科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湖北省高校中最早開設,2004年開始招生,2019年獲批湖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2021年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2018-2019年中國大學本科教育排行榜顯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176所高校中排名第二。廣播電視學專業自2001年開始招生,2021年獲批校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2013年開始招生,是學校2016年批準立項建設的第二批轉型發展試點專業之一。《視聽語言》《紀錄片創作》《攝影技術與藝術》獲批省級一流課程,《廣播電視導論》《視聽語言》被評為省級資源精品共享課程。
學院已建成湖北省媒體傳播實驗示範中心(省屬高校第一家),以此為主要依托,聚合全校之力,2013年已成功申報傳媒與藝術國家級示範中心。在湖北省教育廳“十二五”省屬高校省級重點學科申報中,永利與音樂學院聯合申報的“戲劇與影視學”學科獲準立項建設,成為我校五個省級重點學科之一。
學院以培養“講政治 下基層 懂技術 會傳播”的複合型應用人才為目标,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在湖北省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永利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李夢慈、厲敏等四位同學設計的《蝸窩主題旅館策劃有限責任公司》創業計劃獲得金獎,這是我校首次獲得金獎,這在我校學生同類競賽中屬于首次;原創微電影作品《破洞褲子》在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中獲優秀作品獎;原創微視頻《大别山裡的一毛錢》《情系大别傳基因 妙筆丹青鑄師魂》榮獲2023年教育部“讀懂中國”活動最佳微視頻,在全國30個“最佳微視頻”中排名第5名、第6名,并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專題展播;播音201702班房賢傑獲評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并獲“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編導2002班毛浩宇導演的紀錄片《新年雜談》獲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學院獎”紀錄片單元(學生組)二等獎。
學院在輻射地方、服務社會上取得了喜人成績,協助中央電視台、黃岡電視台拍攝黃岡市城市形象宣傳片《黃岡》、《黃岡人》,與湖北電視台綜合頻道聯辦《武漢城市圈報告》欄目,重點報道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的重大舉措,以及重大項目、改革措施的進程與效果 ,與黃岡電視台合作主辦《黃師影響力》。學院教師先後主持了湖北省社科項目“縣級融媒體中心創新鄉村治理的模式與效果研究”、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鄂東民間繡藝全媒體傳播研究”,先後完成了“鄂東文化視域下的黃梅戲發展研究”、“黃梅戲與媒體傳播研究”、“‘紅色大别山·微電影’制作與展播”等服務地方發展的科研項目。“紅絲帶·愛連愛”公益服務團隊入選團中央“七彩假期”全國志願服務示範團隊,被授予省級“本禹志願服務隊”,榮獲第六屆湖北省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2023年湖北省青年志願服務公益創業賽銅獎。
多年來,學院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畢業生錄取研究生比例逐年上升、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高質量就業率穩步提升。2024年學院考研錄取人數和錄取率創下近10年最好成績,連續四年正增長。畢業生在廣播電視台、報社、網站、文化影視傳播公司等媒介機構從事記者、主播、策劃、攝影攝像、編輯、制作、編導、主持、管理等工作,亦能在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宣傳、文化傳播等工作。
(2024年8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