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講座 | 縣域融媒體中心主任論壇暨全媒體業務骨幹研修班第五講

發布者:新聞與傳播學院辦公室發布時間:2023-05-16浏覽次數:93

       2023515日上午,縣域融媒體中心主任論壇暨全媒體業務骨幹研修班在我校北區緻遠樓三樓報告廳繼續開講。第五講由湖南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後期總監于志勇以《高質量專題片拍攝與後期制作》為題展開,永利黨委書記陳利、院長楊疾超出席,全體研修班學員和永利師生代表參加,講座由院助張新剛主持。

       講座伊始,于志勇首先分享從業曆程感想,特别強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找到興趣點是關鍵。講授環節,他圍繞前期準備、拍攝階段、後期制作和讓AI為我們所用四個方面,為所有與會人員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幹貨滿滿的講座。

       他指出,前期準備工作極其重要,尤其需注意細節問題。在這個階段,一是策劃需确認潛在觀衆、總結中心思想;二是想辦法讓自己的宣傳需跟上時代;三是設計好鏡頭組接并繪制草圖,最後确認場地、拍攝實景。他強調,創作莫局限,要敢于突破、敢于創新,尤其要直抵年輕的受衆群體的内心,從而讓年輕受衆更好地接受、更自主地去傳播和宣傳。

       于志勇認為,拍攝需重點提升三個方面的能力。首先是畫面構成,要保持鏡頭的多樣性,緩解後期壓力,多用精美的構圖來增加美感,不同的環節要用不同的鏡頭語言來表達。其次是鏡頭轉場,在分享具體實例、逐幀講解轉場技術的基礎上,他說,轉場需注意視覺的連續性,在實際應用中,轉場的疊加越多,銜接的無縫感越強,流暢性越高。最後是燈光及色彩。他指出,燈光要精心設計以營造氛圍,色彩要避免雜亂,避免過于豔麗花哨的服裝道具。

       談到後期制作,他總結到,一是要格外注意對素材的整理,不要缺失素材;二是要挑選合适的字幕,達到不同的效果;三是音頻要與畫面相輔相成。就大家所關心的軟件問題,于志勇毫無保留,向大家分享和推薦比較成熟的相關軟件。

       關于AI,于志勇強調,要合理地、智慧地運用各類AI軟件,不同的軟件組合使用可以達成我們所需要的效果。在實操AI軟件的過程中,他坦言,合理的使用AI軟件制作分鏡可以減輕我們的制作壓力,但是,不可百分百相信AI,在使用之前,需要投喂大量的主題描述、環境場景、藝術風格、媒介材料和攝像機視角等數據來訓練AI軟件。

       互動交流環節,與會學員和師生代表紛紛提問,于志勇認真聆聽,針對大家對AI未來發展的思考、打破傳統腳本框架束縛等問題逐一做出了詳細的解答。參會學員表示收獲滿滿,今後将結合講座内容對工作、學習和生活做出相應的改變和調整。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