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心理調适指南

發布者: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發布時間:2024-06-01浏覽次數:1486

       大學生在擇業期間所産生的心理活動狀态(即擇業心态),是影響正确擇業和順利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沒有踏入社會門檻的青年人,大都向往有一份令人羨慕的職業,崇拜那些在各行各業中有所造詣的行業精英,恨不能立刻“馳騁疆場”,大顯身手。然而,複雜而艱苦的職業生活,又常使求職者不是力不從心,就是寸步難行,不但沒嘗到從事某種職業的甜頭,反倒吃了不少苦頭,以緻後悔莫及。

經驗告訴我們,不論選擇哪種職業,都需要有心理儲備,即職業意識的儲備和職業意志的儲備。

       所謂職業意識,是指人們對自己所選擇的職業的性質、特點、作用及其社會意義的綜合認識,并表現為一種積極的、穩定的心理傾向。隻有有了這種職業意識,才能産生高尚的職業情感,激發熱愛本職、獻身本職的進取精神;從事任何職業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免不了遇到困難和挫折。在困難和挫折面前,隻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經得住考驗,保證職業活動的正常進行。缺乏意志力,常常經不住困難的考驗,很難完成自己的職業使命。因此,每位職業選擇者,都應該學會磨煉自己的意志,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意志品質。

       職業心理儲備是多方面的,除上述兩點外,還有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情感等方面的儲備。沒有這些儲備,是很難有效地進行職業活動的。

     求職心理障礙

       1.“學而優則仕”的自負心理。有些大學生認為考上大學就是入了龍門,讀書多就等于身價高,擇業時把眼光盯着大城市,從機關到合資企業等,追求安逸的生活,怕吃苦,眼高手低,一旦找不到工作就萬念俱灰;

       2.“白玉有瑕”的自卑心理。有些畢業生過分看重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害怕用人單位看不上,還有一些人因犯錯誤擡不起頭來,或是因為自己專業不好而信心不足,結果錯過時機,難以找到工作;

       3.“溫良恭儉讓”的保守心理。有些大學生缺乏社會競争意識,害怕風吹秀木,不願當出頭鳥。到了人才市場,本可一試鋒芒,卻總是退避三舍,不敢自薦,過分謙虛,擔心别人嘲笑自己“自賣自誇”,以緻錯失良機;

       4.“舉棋不定”的猶豫心理。有些畢業生擇業時缺乏主見,常為家長同學所左右,身不由己,以緻“彩球”四處飛,中了哪家算哪家,可一旦簽了協議又後悔不疊;

       5.不敢要高薪的心理。貨真價實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在人才市場同樣适用。用人單位往往将要求低薪水的人視為“無用之輩”,而對那些要求高薪水的人另眼相看。假如你對薪水要求明顯低于市場價格,那麼你不僅不能表現你的自信心,還可能給用人單位留下工作不會稱職的印象;

       6.過分看重個人履曆的心理。個人履曆的重要作用僅在于能敲開招聘單位大門,至于是否真能進入門檻,更在于接下去的考試和面試,求職者應全力以赴準備面試;

大學畢業生要想找到滿意的工作,必須沖破以上誤區,樹立正确的求職觀念。首先要正确認識自我,了解分析市場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其次要勇于推銷自己,敢于競争。堅韌不拔,百折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否則,不會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

       調适

心理學家通過理論探讨和實踐檢驗,創立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心理調适方法。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可根據自己的心态有選擇地加以使用。

       1自我靜思法。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冷靜對待,控制心境,切莫沖動和急躁;擺脫幹擾,仔細分析一下是自身原因還是用人單位的原因?是自己努力不夠還是用人單位條件太苛刻?冷靜思考,有利于穩定情緒,找出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2自我轉化法。有些時候,不良情緒是不易控制的。這時,可以采取迂回的辦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中去。使自己沒有時間和可能沉浸在不良情緒中,以求得心理平衡,保護自己。

       3自我适度宣洩法。因求職挫折造成焦慮和緊張時,消除不良情緒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宣洩”。切忌把不良心情埋藏于心底。憂慮隐藏得越久,受到的傷害就越大。較妥善的辦法是向朋友、老師傾訴,一吐為快,求得安慰、疏導、同情;甚至也可以向親友痛哭一場,不要強壓心底。也可以去打球、爬山、參加運動量大的活動。但是,一定要注意場合、身份、氣氛,注意适度,宣洩應是無破壞性的。

      4理性情緒法。理性情緒法認為,人有理性與非理性兩種信念,這些信念指引下的認知方式會左右人的情緒。人的不良情緒産生的根源來自人的非理性觀念,反之亦然。要消除人的不良情緒,就要設法将人的非理性觀念轉化為理性觀念。

       當然,自我調适的方法還有很多,如自我重塑法、環境調節法、廣交朋友法、自我暗示法、幽默療法等。這些都是應變的一些方法,但最主要的還是樹立遠大的理想,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平時就注意培養良好的品質,磨煉堅強的意志,全方位接觸社會,體驗生活,培養樂觀豁達的生活态度。隻有這樣,才能在擇業的重要關頭,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态和健康的心理,不至于在困難面前退縮。

上一篇:下一篇: